在精準醫療概念之下,智慧醫療、個體化診療、靶向治療、細胞和免疫治療等新技術,數字化醫療器械、分子分型、新藥研發等領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多行業融合和快速發展,創新技術和方法也是日新月異,極大地推動了醫療健康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的發展,為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全面實施提供了基礎和動力。
響應國家發展戰略,自2022年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精準醫學中心和分子病理中心持續通過各類學術活動與多方合作,深化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展現著穩中有進的價值韌性,助力全球精準醫療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馭精準 · 預未來
探索宏觀謀劃的落地之“形”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二代測序技術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同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正式成立分子病理中心,“中山品牌”擁有了更多的生命力與使命感。秉持開拓創新、引領示范、永不停滯的中山精神,2022年,防疫常態化趨勢下,分子病理中心謀定而后動,舉行復旦精準醫學國際高峰論壇暨復旦中山醫院分子病理中心年會,特設的“洞見未來——新技術·新方向專場”以領新撥意的主題內容為眾多醫學同道熱切關注,讓全球同道關注的“精準醫學”大命題,得到中國特色的進一步具象化展示。
馭精準 · 聚新勢 · 預未來
從“形”到“勢”的眾智聯合
2023年4月28日,基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正式啟動的特別背景,以“馭精準·聚新勢·預未來”為主題,“2023復旦精準醫學國際高峰論壇(FSPM)暨復旦中山醫院分子病理中心年會”在上海啟幕。在開幕式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建設的重點攻關計劃-復雜疾病演進的時空整合組學研究項目正式啟動,將采用多組學“聯合作戰”實現研究轉化,打造“醫、研、產”閉環模式,解決“卡脖子”問題。知勢而為,應勢而行,眾智聯合,政府、科研院所、醫院、高校、創新企業五力聚合,將釋放精準醫學更多的發展空間。
FSPM · 2024
馭精準 · 助新質 · 預未來
從“形”到“勢”的眾智聯合
起點是“新”,關鍵在“質”。在過去的一年里,新質生產力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各地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攜手翻開醫療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看新質生產力正發力!
以“馭精準 助新質 預未來”為主題,5月10日-11日,“2024年復旦精準醫學年會暨長三角生物標記物創新轉化學術交流會”即將在上?!ず猛谴箫埖昃€下召開并聯動線上直播。
馭“新”求變,以“質”謀遠,我們期待與全球領域的醫療工作者共話精準醫學新未來。識別下方圖片二維碼即可預約直播,線上實時參會。
(左右滑動識別二維碼預約本次會議直播)
與您分享:會議主題特別釋義
馭精準——以精準醫療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精準醫學作為醫學領域的一場革命,它的發展不僅關乎著人類健康的未來,也是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隨著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交叉應用,精準預防、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等精準醫療產業得以迅速發展。
大數據、多組學、AI與人工智能等研究技術;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協同研究平臺;完整的疾病生物和醫學信息網;臨床醫學科學家在內的人才隊伍等成為發展精準醫學發展的要素。
立足精準醫學未來,聚焦精準醫學科技創新與臨床轉化,踐行健康中國新要求,推動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助新質——新質生產力以創新引領醫療科技革新
新質生產力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當之無愧的話題之王,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國兩會傳遞出以新質生產力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醫療健康產業,攸關人的生老病死,向來是前沿科技的攻艱所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新質生產力正在引領著醫療行業向新邁進,重新定義著醫療健康產業的格局和未來發展方向。
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篤行實踐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預未來——精準醫學是實現“健康中國”的重要路徑
盡管人類醫學水平在不斷進步,以預防為主的醫學模式已經有了多年實踐,但惡性腫瘤、精神和神經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仍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這些疾病的病因復雜,其發生、發展是外界環境、個體生活習慣和個體基因遺傳等多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
精準醫學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形成個體化治療方案,可以從根本上精準優化診療效果,提高國民健康水平,避免醫療資源浪費,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我國“十四五”科技創新的戰略導向,發展精準醫學將提升國家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策源能力,助力“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
分享到: